“最近的包袱,又不好笑,又奇怪。”最新一季《王牌對王牌》中,賈玲對沈騰說。
現場依舊笑聲一片,這是一句用來緩解尷尬、無傷大雅的綜藝包袱,但它又反映了一些事實。
同時有兩檔綜藝(《麻花特開心》《王牌對王牌》)在播的沈騰,看上去有些疲憊,身材和臉頰愈發圓潤、眼角皺紋明顯,雖然很努力地搞笑,但還是透著一種“想下班”的累。
不可否認,過去幾年,他在上星綜藝《王牌對王牌》中收獲了路人緣、國民度和金錢。但同時,這檔后勁不足的節目也正在消耗著他。
01 沈騰“想下班”
作為扛起200億票房的電影演員,沈騰從來沒有排斥過綜藝。
早在2015年,《夏洛特煩惱》走紅之后不久,他就參加的《女婿上門了》就播出了。節目中,他在鏡頭前大方向女友求婚。
真正讓沈騰發揮綜藝天賦的,是《王牌對王牌》。
《王牌》第四季節目改版,沈騰、賈玲、華晨宇和關曉彤擔任節目固定MC,組成王牌家族。
改版后的《王牌》,口碑直線上升,評分從及格線跨入7分區間。
其中沈騰和賈玲的功勞最大,不少觀眾都將他們視為節目的靈魂人物。
《王牌》第六季的豆瓣短評區,一條高贊短評寫到:“強烈建議節目開個‘只看沈騰’按鈕。”
節目組當然也很依賴沈騰。游戲重復率過高,后輩沒有成熟的綜藝感,嘉賓也不可控,只有沈騰和賈玲能持續輸出,照顧嘉賓、控場、見縫插針抖包袱。
沈騰通常靠塑造“奸懶饞滑”的形象來搞笑,這本身就是一種消耗。
最新一期節目中,他和宋亞軒答錯題目,需要被淋水,沈騰馬上把宋亞軒的帽子拿走,為自己擋雨。
這是沈騰慣用的綜藝包袱,坑別人、樂觀眾。
為了讓趨同的游戲變得更有趣,沈騰也會故意犯錯,用離譜的諧音梗制造笑點。
損別人、損自己、裝傻,這都是綜藝效果的一部分。
但拖飛機拖久了,也有拖不動的時候。
如果說前幾季的《王牌》還算“靠沈騰賈玲”,那么這一季已經逐漸走向了“沈騰和賈玲坐鎮也不行”。
縱向對比,收視率也下降了。盡管第七季前兩期的收視率仍是第一,但已經不如一年前了。
第六季前兩期的收視率是3.352%和2.864%,如今,這個數據已經下降到了2.381%和2.010%。
這當然有節目本身的問題——廣告頻繁、游戲重復、剪輯凌亂,但沈騰也確實顯現出了一些力不從心——照顧嘉賓、抖包袱的壓力,沒有包袱可抖的壓力。
第一期的花絮中,沈騰用《夏洛特煩惱》里的臺詞接了鄭愷的話,賈玲在一邊調侃:“自己已經用自己幾年前的老包袱了。”
最新一期中,沈騰也有些不在狀態。
賈玲的身份是臥底,當被大家齊齊懷疑時,她走向沈騰,哭訴說:“哥,真的不是我。”沈騰沒有反應過來,直到賈玲第二次對他“喊冤”時,沈騰才回了一句:“一邊去。”
另一邊的開心麻花團綜,也不盡如人意。
常駐嘉賓都是喜劇演員,還有沈騰、馬麗坐鎮,但《麻花特開心》并沒有預想中的好笑。
最新一期的《麻花特開心》,嘉賓們完成了游戲,其他人都回到自己的座位,只有沈騰坐在原地放空了幾秒,仿佛是累了需要喘口氣,后期給他打上花字——“想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