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暑假的神劇,86版《西游記》絕對是不能缺席的。前段時間上線B站,可真是熱鬧非凡。
彈幕上你一言我一語,這網友們的大型討論現場堪比一場說學逗唱的相聲了。您細品:
孫悟空漂洋過海來到菩提祖師門下,在門口詢問童子
網友盡職盡責:健康碼看一下
悟空第一次面見菩提祖師,卻被在場眾人驅趕
網友一本正經:沒戴口罩,拒絕進入人員密集場所
菩提祖師半夜三更教悟空本事
網友會心一笑:猿輔導
第一次鎮壓孫悟空的五行山差點被孫悟空掀翻
如來拿出一貼,說:將這個帖子貼在五行山頂就行了
網友恍然大悟:置頂帖!
后續唐僧費盡心力揭下帖子
網友喜大普奔:刪帖成功!
悟空嫌棄唐僧走得太慢,一桿子打在馬屁股上
馬兒帶著師父飛奔而去
網友對唐僧說:師傅,你快樂嗎(勒馬)!
唐僧一行在玉華州國的一處旅館內尋找器具藏身
八戒沒找到合適的,只能卷藏在席子里
網友驚呼:卷豬簾!
唐僧夜半用孫悟空打死的老虎的皮給他縫制了一套虎皮裙
網友又喊話了:師父,這猴子一身毛呢!
盡管在B站上彈幕大軍各種“作妖“,但這86版的西游記卻著實霸屏30多年,重播3000余次,最終創下了史上最高收視率,成為了一代代人心中的經典。
小時候關于哪個臺播放到了第幾集簡直如數家珍,這里看完了馬上換到另一個臺還能接著看的那種。
01
臨危受命造就的經典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版家喻戶曉的《西游記》并不是歷史上的第一部,1978年,日本拍攝的電視劇版《西游記》上映,此后又翻拍了多個版本,更是傳揚到了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
但在引進中國播放了幾集后,因多種難以接受的篡改被國人各種吐槽,比如唐僧是由女子飾演的、三個徒弟看著不倫不類像小混混,“唐僧“還能用吻給徒弟治傷……慘不忍睹。
最終,央視決心要拍中國人自己的《西游記》,當時的央視文藝部戲曲組導演楊潔也因此“臨危受命“,這才有了我們86版的《西游記》。
其實,當時的楊潔導演有些不得志,由于她一直以來都是以戲曲導演而聞名,所以導致她拍電視劇的報告連續石沉大海,那時的她已有去意。
卻沒想到,她和《西游記》的情緣從此展開,并成就了彼此。
02
根植其中的戲曲之美
也是由于楊潔導演之前的經歷深受中國戲曲的感染和影響,86版《西游記》的服裝、道具、武打特效,帶著濃厚的戲曲表現形式,同時也讓這部影視作品具有了戲曲藝術的美感。
比如服飾上,就拿上面被大家戲謔的“小皮裙“來說,劇中孫悟空明明是一只公猴,褲子多方便啊,師父為啥要給縫虎皮裙呢?
其實,這個是來源于明朝的居家常服白布短小直綴,這種衣服在戲曲表演中屬男子服飾。
還有在造型上的借鑒。
劇中的巨靈神撅個大屁股,孫悟空受封弼馬溫,第一次上天宮,還在他屁股上蹦了一回。這種扮相,就是京劇里“毛凈”的“扎判”。
“扎判”最典型的要數鐘馗,肩膀聳著、胸鼓著,屁股撅著,體態笨重奇特、身段粗獷有力,這樣才能體現神奇、詭異的特點。
還有在武術指導上,孫悟空龍宮借寶,不但耍了叉,還耍雙錘、耍鋼鞭、耍畫戟,在龍宮里一頓折騰。這一套動作,其實借鑒的就是戲曲里的“把子功”。
而最主要的演員更是與戲曲有著莫大的關系:
六小齡童六歲從父六齡童練藝學武,高中畢業后在浙江昆劇團藝校專攻武生。
馬德華是國家一級演員,北方昆劇劇院演員。
遲重瑞出生于一個五代京劇世家,從小深受京劇藝術的熏陶,耳濡目染。
扮演沙僧的劉大剛是中國京劇院的花臉演員,國家一級演員。
扮演白骨精的楊春霞也中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 ,習昆劇、京劇。
扮演觀世音菩薩的左大玢是湖南第一個獲得梅花獎的戲曲表演藝術家,54歲那年獲得了戲劇界的最高級別獎——文華表演獎。
此外包括太乙天尊、哪吒、靈吉菩薩以及唐僧之母殷溫嬌等很多角色都有著深厚的戲曲背景。
關鍵詞: 那些重播次數最多的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