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我們不能改變這世界的分工,不如直接改變世界。”
“我們一起改變世界,就算失敗了也不怕。”
——國慶熱潮,后浪居上。明天起,《一點就到家》全國公映,劉昊然、彭昱暢、尹昉詮釋永遠年輕、永遠熱血。
《一點就到家》由金牌編劇張冀和青年導演許宏宇強強聯手,講述三位追夢少年返鄉創業的故事。而為影片保駕護航擔任監制的,則是著名導演陳可辛。
在這段瘋狂又純粹的夢想探險之旅,劉昊然、彭昱暢、尹昉三位兼具偶像氣質和實力演技的影壇小生作為主演,一改往日的光鮮亮麗,大膽嘗試“土味”出鏡風格,皮膚黝黑、衣著襤褸,何不是出格又饒有趣味呢。攜手大鬧千年古寨,一邊點燃了青年人夢想和希望的火種,同時又將直播電商,這一時下最時髦的生活方式融于其中,為解決空鄉難題給予現實可能性。
正如導演許宏宇所言:“電影中年輕人回到自己家鄉的故事,其實也代表著每個人都要找回初心,這是真正有感受力的故事。”拍攝期間,許導始終追尋的是我們各自經歷之事的共鳴感,如同返鄉“回家”,重歸本心。
實力與偶像并不二元論
他們在“土味”里思考打開演技新空間
由劉昊然飾演的都市創業者魏晉北在經歷了屢次失敗后,郁郁寡歡、終日魂不守舍,似乎丟失了生活的全部意義。
彭昱暢化身為元氣滿滿的快遞小哥,堅定的理想與信念是他追夢路上持續的精神源泉,“秀兵快遞”這一響亮名號也貫穿始末。
尹昉扮演著外表鐵憨憨內心卻充滿文藝氣息的鄉村咖啡師李紹群,從種植培育,到研磨烹煮,他將所有情感都傾注于打造具有“遠山樹林”味的普洱咖啡。
電商夢、快遞夢和咖啡夢,是三位年輕人向來的追求與向往,兩次機緣巧合將他們的追夢之心連接得很為親近——彭秀兵天臺送快遞并救下絕望邊緣的魏晉北、兩人找尋因砍茶樹種咖啡而“社會性死亡”的李紹群,當然也偶有矛盾或是價值觀念的對撞。但這三位互補的年輕人始終信奉著一句話:“失敗的只是事,不是人”,并且決定共同駐守于千年古寨,通過特色咖啡原產地直銷這一概念,幫助它重煥新生。
追求物質生活和充盈精神世界之間的平衡支點,是時下年輕人所熱切關注的問題之一。現代社會,每個人都走得越來越快,碌碌無為的生活有時會讓我們忘記自己是從何處出發,只是盲目地、不顧一切地往前走,但前路的盡頭是在哪里呢。影片末尾的那句“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似乎點醒了觀眾,年輕人努力奮斗的過程是一段長期修行,扎根一方土地,以己之力幫助“空鄉”人民改善生活,何不是一種嘗試。
赤子熱血與現實的徘徊
這是每個人都會感同身受的事
六年前,相似班底創作了《中國合伙人》,講述中國青年創業故事。彼時,似乎外面的世界更精彩,想去看世界成為許多年輕人一展抱負的上佳選擇。
六年后,世界在改變,“歸來”“回鄉”越來越成為時代的潮流。故事開始,偏遠地區的“空鄉”渴望通過三位年輕人的加入,為古寨重新點燃活力。
從創業路徑上,這是一次“向內尋找”的突破。正如影片特別出演李佳琦在接受采訪時,說到:“以前大家都會鼓勵年輕人走出去,這部電影講的是在大城市創業過的、學習過的青年人回到家鄉,幫助家鄉生活地越來越好。”
“感同身受”是觀眾最重要的體驗之一。青春的夢想和現實的掙扎,無論是哪個年齡層都有相應的受眾群體。許導憑借其富有生氣的視野,細膩冷靜地捕捉最具情感共鳴的情節故事,在時代浪潮中翻涌折騰有前輩們的光輝燦爛,更有后浪們的前赴后繼、開拓創新。深諳主旋律影片創作之道的陳可辛導演,同樣有以商業化敘事取悅觀眾的能力,巧妙引入直播電商話題,以云南普洱咖啡貫穿始末,這也是當下最具煙火氣的現代都市生活方式之一。
“所謂的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但是我覺得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沒有一個地方是高的,沒有一個地方是低的,要去找到適合自己的地方。”主創劉昊然以此來感受影片給予他的力量。
追求夢想的道路上,我們不單單追求的成功,而是自己的尊嚴。當身處于一個更尊重個性、更具創新可能性的時代,我們需要的是破釜沉舟的勇氣和背水一戰的決心,那句擲地有聲的臺詞也無不令熱血青年的內深處泛起細微漣漪,“外面的路走得慢,家鄉的路隨便闖。”
關鍵詞: 一點就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