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前不久,李宇春上了熱搜。這次不是她的作品,而是38歲的她,在采訪中主動透露,去年確診了強直性脊柱炎。這種被稱為“不死癌癥”的病,目前沒有治愈的辦法,且會不斷侵蝕自己的身體,痛起來會讓人徹夜難眠。
摘自新聞雖然這個病是一種慢性的風濕性疾病,但病發時是極其痛苦的。李宇春說,自己發病時那種感覺就像整個脊柱都石化了一樣,無法動彈,更是無法躺著休息。遺憾的是目前這種疾病只可緩解,無法治愈,不論你是有錢,也無法根治的一種痛苦。娛樂圈中諸如周杰倫、張嘉譯也是此類疾病的承受者。
雖然經常被人爭相模仿,張嘉譯那酷拽的走路步伐,其實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這是病癥的后遺癥。
李宇春花了大半年時間才接受了這件事,才有了對健康更深的理解,更加懂得生命的意義。自從05年《超級女聲》奪冠以來,作為最早的全民票選偶像出道,她一直活躍在熒屏上,也一直處于山峰的位置,未見低谷。一度也被冠以“信春哥,得永生”的口號傳播大眾。而我們往往是這樣,只有失去,才學會珍惜,沒了健康,一切都將歸零,額外之物將無任何意義。“生命的意義不在于長度,更在于寬度”而我在希望在寬度面前加上一個定語“適當的”生命的長度仿佛如人的身高一樣,往往都是命中注定的,不可調節;但寬度如同人的體重一樣,可以自由調節,可以無限增加自己的寬度。寬度也是限量的,一旦突破邊界,將是在強制縮短生命的長度,所以寬度也需要適當。李開復年輕的時候,曾有一個觀點,
他認為,每天少睡一小時,就能比別人多活24分之一。為了保持充沛的精力,需要大量的咖啡來為自己的睡眠時間買單。后來,他功成名就,但身體敲響了警鐘。經過極其痛苦的治療,在生死的邊緣轉了一圈又回來了。他用犧牲健康的付出獲得回報,反噬在了為健康奮斗的斗爭中。后來,他感慨,人,最不能失去的就是健康。他做到了救贖,但往往大部分人做不到救贖,正如一位被互聯網大廠裁掉的員工一樣。工作五年,勤勤懇懇,披星戴月,過著極其不規律的生活,扛著極其不適的身體。本以為付出的努力,會等著房子、車子的款款而來,沒想到,最后得到的卻是醫院的單子。而且,因為身體原因,失業了。回頭才發現,錢,或許可以買到想要的車子、房子、票子,但卻買不回你的命,買不回健康的你。努力可以,奮斗可以,但一定要適量,所有事情的前提,要保證一個健康的自己。人生最可悲的是什么,小沈陽曾經告訴過我們“人世間最痛苦的事,人死了,錢沒花了”每個人的財富,每個人的身體都是不一樣的,量力而行,方能長久。人的一生財富里,健康是那個1,金錢、地位、家庭......都是0,沒有了1,一切都將變得毫無意義。正如《人生大事》里說的,
人生,除死,無大事。在這里,我想說,人活著,除健康,都是小事。